初中的时候想当作家,周围的人大多没有同样志趣的,因而跑网上拉了个小群和陌生人们一起聊着小说的创作,当时也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大的胆子,能和高中生、大学生们聊的还算融洽,其实大抵也是因为我们感兴趣的东西一样,说的也是大家所好,如果我一开始就把我这初中生的幼稚见解抛上来,想必他们肯定会发笑,而不是真正把我当成可以交流写作的人。
几年后已经成年的我,却失去这种敢于主动同陌生人交流的勇气了,我总是想起初中时的这一段时光,如今网络上的社区,有多少不是底下的评论鱼龙混杂,各衷一是而争吵不休呢?即便是见过面说过话的都未必能成为倾诉的好友,更何况是没见过面话也没说过几句的呢?
倾诉情绪其实很正常,就连祥林嫂也会经常自语“我真傻,真的”。如果有人向我倾诉情绪,当然也能接受,但是交流慰藉往往都是双向的,学会换位思考是很重要的,说一些话的时候,当然也应该考虑别人的感受。想来,也许只有父母亲人和好友能够真正暂时地成为这种情绪垃圾桶,正因为他们理解你,深知你的不易,爱你,所以能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