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谷 星空漫谈
  • #如何看待“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这句话

    聊聊
    • 上传图片
      公开
    • 当你身处于黑暗之中就难得不与黑暗共鸣, 但倘若你还能望见光明, 那你可能还会拍拍尘土, 说句:“也就这样” 世界上不缺身处于难堪之中的人, 只是有人愿意把自己想象成无力反驳的情感傀儡,然后忘记我其实没用完最后一丝力气去搏斗。
    • 穷人没有试错空间,就像一手烂牌,极尽人事,余听天命。
    • 为对于遭受厄运的家庭是抱以同情态度的。 但是如果将这作为一道题分析,其实,遭遇苦难的人真的比别的肉更容易遭受第二第三次的苦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一般,甚至很穷,从来吃不起鸡蛋等高蛋白食品(就像变形记里的一个主人公一样)即便吃上鸡蛋也只能半个半个的吃你身体才能承受得了,你就比别人更容易生病。一旦得了大病没钱治疗,那只会是一出人间惨剧,毕竟很少有穷人能够真正地借到救命钱,因为你穷,对于别人没有价值,还可能还不上……种种原因下来,一种不幸套着另一种不幸,最终就像连环的船只一般星星之火,让一切毁于一旦。 后来我也陆陆续续结实过很多人,人们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是说句不好听的,现在是个信息化时代,时代变了,想要出人头地,想要出其不意,那需要的信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信息差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到的,当我去和笔友聊天,有的女孩已经可以根据晋江与阅文斗争看出新旧资本的不同手段的时候,比她年长很多的孩子有的还在苦恼和学校里同学间的一点破事。或者更可怜的已经在苦恼怎么要彩礼钱了。 他们所谓的早当家,其实大多数都是会早早干活,替家里分担家务,然后到外面去做一个平平无奇甚至被人剥削的老实人。 最后,越是那样的家庭父母越不敢反抗,越不敢让孩子走什么歪路子(也就是不符合他们的那种),被上流洗脑的越喜欢玩认命那一套,越认命越惨,越惨越觉得自己不能扑腾,然后恶性循环,有时候一代穷,代代穷,越来越穷,就是因为在上流社会的刻意洗脑下,都不需要人家做什么,她们都能勤劳地把这种思维越来越极端地加固下去。 最后,苦命的人真的没有资本,你十年寒窗,怎敌我三代从商是事实。 而中国式父母没法让你当富二代的,也不会让你有野心去做富一代,觉得不切实际,然后那样的家庭永远不可能出一个三代从商的富n代,就只会越来越可怜。 不一定可怜的人都有错,我知道我这里的话很片面,但是麻绳只挑细处断这种事情特别多,不是因为命运弄人的神学,真的是有大环境原因的
    •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有承担各种风险的能力。那些在苦命人眼里是厄难的事情,不足以动摇他们的幸福,比如疾病,比如裁员。(当然,那种无差别覆盖的动乱、灾害也足以摧毁大部分平常人的幸福。)对于没什么风险抵抗能力的苦命人来说,厄难无处不在,以至于哪怕摔碎一个碗,都可能说命苦的象征。
    • 眼镜坏了
    • 如果是幸存者偏差是硬币的一面的话,这句话就是那另一面 幸存者偏差,是由优胜劣汰之后自然选择出的一个道理:未幸存者已无法发声。人们只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当取得资讯的渠道,仅来自于幸存者时,此资讯可能会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不了解详情的可以查看附录1的小故事) 而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专挑苦命人,则是未幸存者的发声 而有细处的麻绳,与命运苦楚的人,都只是还差一根稻草的骆驼罢了 但在骆驼倒下之前,大抵是没人会注意的,只有在轰然倒地的时候,才会引人惋惜哀叹:“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到骆驼再爬起来——大约骆驼的确死了。” 附录1: 产生背景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统计学沃德教授(Abraham Wald)应军方要求,利用其在统计方面的专业知识来提供关于《飞机应该如何加强防护,才能降低被炮火击落的几率》的相关建议。沃德教授针对联军的轰炸机遭受攻击后返回营地的轰炸机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机翼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机尾则是最少被击中的位置。沃德教授的结论是“我们应该强化机尾的防护”,而军方指挥官认为“应该加强机翼的防护,因为这是最容易被击中的位置”。 但实际问题却是 (1)统计的样本,只涵盖平安返回的轰炸机; (2)被多次击中机翼的轰炸机,似乎还是能够安全返航; (3)并非是机尾不易被击中,而是因为机尾被击中的飞机早已无法返航,寥寥几架返航的飞机都依赖相同的救命稻草—引擎尚好。
    • 麻绳细的地方承重弱一点,就像筷子一根易折断,没有足够的同伴分担,同样的力,只有细的地方承受不了。 同理,苦命人通常缺钱缺爱缺少支持,任何突然降临的灾祸都可能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换在幸运的富足的人身上,则更可能只是短暂的低谷。
    话题主
    星火
    热议话题
      下载嘤鸣手机APP 遇见思想共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