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谷 星空漫谈
  • #人到底为什么而活?

    有些时候会对自己发出疑问,我到底为什么而活,这个问题的答案好像很多,又好像没有一条真正符合我内心的答案,于是便一直在寻找,想要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期待你的解答,谢谢!
    • 上传图片
      公开
    • 生活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 毕竟 来都来了 但很现实的是大多数人只是在生存而已 希望大家在忙碌之余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之处吧(其实是对自己说的kkkk )
    •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讲解,人是为了自己的意志而活 用MBTI理论里t和f来解释的话,现在的世界好像充满了太多t的东西,追求效率,追求功名,追求金钱和地位,这些都没错,但是f的东西好像太少,太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哪里,在家庭里吗?好像很难,我看过太多人说中国式家庭怎样怎样;在朋友那里吗?好像也很难,朋友也被t的社会裹挟,没有多余的能量去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只是偶尔想一起去吃喝玩乐,想得到彼此的关心,和家人一样,关心是真心的,但离触碰内心好像差了点意思;在恋人那里吗,有可能,但现在有太多恋人只是彼此的搭子,共享了快乐,却不能忍受彼此的不堪,甚至只是觉得有一个男朋友或者女朋友会很有面子 所以我想,在这样充满t的世界里,人更需要为自己的意志而活,毕竟现在生存下来没有多难,难的是找到追求,找到存在,找到自己的世界,自己想要什么,什么时候是快乐的,而且这种快乐不是聚会之后或者是游戏之后就烟消云散变成忧伤的那种快乐,而是真正的一种自洽。 到那时,我们也许不会再去羡慕小视频里别人的美好生活,因为自己的生活已经足够美好🌸
    • 史铁生说:“不要急,死亡一直在等着你,好像死亡是一个你非常讨厌的结婚对象,那么好吧,既然必须和这个无聊的家伙结婚,我一定要把我的忠贞,我的热情,我的好奇心,我的爱浪费在这个世界上,把一副空壳留给它。”
    • 为了感受一切而活: 高中,第一次体会到不用担惊受怕的校园生活;第一次尝到真正意义上的美食;第一次真诚被回报的感觉;第一次享受到坐在图书馆书架旁,一坐一整天的快乐。 大学,独自一个人去陌生城市住一个星期的感受;说走就走,一个人,一个暑假,在海岛义工旅行的感受;进电子厂,周围都是三四十岁,自己正年轻的感受;三年疫情,过不一样大学生活的感受;看到书上某个人的性格,生活,想体验一下,差点把自己陷进去的感受。现在想看看,把自己毁掉,能不能自救,等我自救完,我再告诉你,是什么感受
    •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史铁生,一直很喜欢《我与地坛》。他说,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而怎样活,是一个活多久就要想多久的问题。 终其一生都在寻找意义。
    • 为了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而活
    • 人为什么而活?问出这句话,大约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暂时还并没有什么令人心潮澎湃的大事业,被虚无主义困惑了。这个问题有许多答案,我都予以尊重。有人渴望用虔诚的信仰充塞灵魂的空乏,有人投身公益兼济天下,有人睚眦必报贪图蝇头小利……其实大家都是用许多许多的事填满生活的空白,并从中汲取情绪价值。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来便是虚无,没有任何先验的价值观或者绝对的真理指导你活着,人生的意义只能由自己创造。我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塑造自己的灵魂,感知与别的灵魂触碰时的悸动,如果有可能,我还希望引导他们或者被引导。塑造自己的灵魂,首先,是为了与过往的悔恨与苦难和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固然会常常感到痛苦,但我不希望在我回顾往昔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丑陋灵魂蜷缩在记忆的角落。有人的精神被苦难扭曲成怪物,有人用苦难将自己的灵魂塑造成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我想成为后者。其次,人总是难以按捺推广自己的人生观念的冲动,尤其是对于喜爱的人,虽然可能大家早已在社会训规的约束下难以启齿。想对别人的人生提出些有益指导,肯定要保证自己奉如圭臬的人生准则是有意义的。如何求证呢,我也不甚了了,不过我的准则是基于生活经验与很多很多书本的总结,这当然不是普世的价值观,因为我的想法会被那些无趣的人们说是不切实际,但确实是能让自己摆脱虚无主义漩涡的小船,对此有些盲目的自信,又有何不可?也许你的想法也会被斥责为空中楼阁,你的观念未必与大众相合,你所渴望的事业不被支持,但不必为此焦虑,因为这是你的特点,而非生为异类的区别。与理性人辩论、同友人分享日常、探访故人、随爱人旅行……用这些事填满生活,自然能咀嚼出生命的意义。
    话题主
    暂季
    热议话题
      下载嘤鸣手机APP 遇见思想共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