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而活?问出这句话,大约是觉得自己的人生暂时还并没有什么令人心潮澎湃的大事业,被虚无主义困惑了。这个问题有许多答案,我都予以尊重。有人渴望用虔诚的信仰充塞灵魂的空乏,有人投身公益兼济天下,有人睚眦必报贪图蝇头小利……其实大家都是用许多许多的事填满生活的空白,并从中汲取情绪价值。萨特的存在主义认为人生来便是虚无,没有任何先验的价值观或者绝对的真理指导你活着,人生的意义只能由自己创造。我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塑造自己的灵魂,感知与别的灵魂触碰时的悸动,如果有可能,我还希望引导他们或者被引导。塑造自己的灵魂,首先,是为了与过往的悔恨与苦难和解。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固然会常常感到痛苦,但我不希望在我回顾往昔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个伤痕累累的丑陋灵魂蜷缩在记忆的角落。有人的精神被苦难扭曲成怪物,有人用苦难将自己的灵魂塑造成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我想成为后者。其次,人总是难以按捺推广自己的人生观念的冲动,尤其是对于喜爱的人,虽然可能大家早已在社会训规的约束下难以启齿。想对别人的人生提出些有益指导,肯定要保证自己奉如圭臬的人生准则是有意义的。如何求证呢,我也不甚了了,不过我的准则是基于生活经验与很多很多书本的总结,这当然不是普世的价值观,因为我的想法会被那些无趣的人们说是不切实际,但确实是能让自己摆脱虚无主义漩涡的小船,对此有些盲目的自信,又有何不可?也许你的想法也会被斥责为空中楼阁,你的观念未必与大众相合,你所渴望的事业不被支持,但不必为此焦虑,因为这是你的特点,而非生为异类的区别。与理性人辩论、同友人分享日常、探访故人、随爱人旅行……用这些事填满生活,自然能咀嚼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