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谷 星空漫谈
  • #如何看待恋爱越来越快餐式的情况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现在每个人生活节奏变快了,恋爱节奏也变得越来越快了,不到一周就直接表白,可能前两天你还在和对方考虑慢慢接触,转头就刷到人家朋友圈官宣恋爱。难道慢慢来的感情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接触了吗?
    • 上传图片
      公开
    • 收到那封婚礼请柬时,我正在规划五一假期的行程。电子请柬在手机屏幕上展开,新人相视而笑的画面让我停下了滑动的手指。 在这个左滑右滑就能完成配对的年代,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感情的即时满足。约会软件把相遇简化为几张精修照片和几行简介,算法承诺能在三分钟内找到"灵魂伴侣"。分手也变得轻而易举,一条消息就能结束一段关系,连当面说再见的仪式感都成了奢侈品。 校园爱情像是一个不合时宜的童话。当大多数人在计算恋爱投入产出比时,那些从校服走到婚纱的恋人固执地相信着感情的纯粹。他们用六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抗着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这种慢成了一种奢侈的反叛。 300公里在高铁时代算不上遥远,但心理距离的度量单位已经改变。我们可以在几秒钟内给千里之外的人发送消息,却常常对坐在对面的人无话可说。物理距离不再是阻碍,真正遥远的是两颗心之间的隔阂。 那些愿意长途跋涉参加婚礼的人,某种程度上是在守护一种正在消失的情感连接方式。在这个视频通话就能解决一切的时代,我们依然选择穿越拥挤的人群,只为亲眼见证一个拥抱的温度,感受誓言在空气中震颤的频率。 现代爱情正在经历一场去仪式化的革命。求婚可以是在微信上发个表情包,结婚证可以像外卖一样闪送,婚礼也能在元宇宙里举行。便捷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某些珍贵的东西——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感动,那些必须亲身经历的瞬间。 站台上,我看着那些依依惜别的情侣,想起木心先生的话:"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在这个一切都加速的时代,或许我们更需要一些慢下来的勇气。那些坚持传统仪式的人,不是在怀旧,而是在守护爱情最后的神圣性。 回程的汽车上,我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在这个情感变得如此廉价的年代,那些愿意用六年时间经营一段感情的人,就像是在湍急的河流中固执地逆流而上。300公里的距离,在五一假期的人潮中显得格外漫长。 如果不是为了见证这种近乎古典的爱情,300公里的五一高峰确实太远。但有些奔赴,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提醒自己:在这个轻易就能得到一切的时代,依然有些东西值得等待,值得跋涉,值得付出时间和耐心。我们或许都需要这样一次远行,来重新确认那些关于承诺、坚持和等待的价值。
    • 因为谁的时间都很宝贵,尤其是现在匆忙的工作背景下,每个人的空余时间都不想浪费在一个喜欢的人身上
    • 讨厌快餐式恋爱 同一个地方重复的和不同的人去有什么意思
    • 大家都着急寻找所谓的知己,恨不得每个人都是一杯浓缩咖啡,自己品尝到的每一口都是精华。却不记得喝完再续,谁又会浅尝辄止,谁又会续别人喝过的咖啡呢。把自己包装成新的,就像中药味的咖啡也叫美式一样。人人都包装自我,人人都焕然一新,可谁又是谁包装的,谁又是谁的包装品?
    话题主
    蜡笔小馨
    热议话题
      下载嘤鸣手机APP 遇见思想共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