嘤鸣谷 星空漫谈
槐木
  • “为何弃我于深海,又救我于沙丘?” 为了提醒我去发挥出原初的生命力,警醒我怠惰的后果,于是,“它”出现了。
  • 像我这么有松弛感的人就应该有很松弛的生活,希望未来可以实现吧… 不喜欢很快的节奏,想过散慢而自由自在的日子。去尝试那些让我感到新奇,从虚无中脱离的事物,去观察,去思考,然而真正的人生是什么呢?以我现在的学识无法描述,只能感觉到它是一种灰色的混沌的东西。我时常被它“戏耍”,也曾在不经意间被馈赠。 活了这么多年,只是发现尼采说的真不错,人的生命本能推动我们向前。是我的欲望给了我动力...什么欲望呢?我渴望“得到”,渴望走到“高处”,我要去看看那里有什么,我又能做什么......这又是什么呢。 多大的矛盾啊,既喜欢平常自由的日子,又有这样的欲望。但也幸亏如此,我才是一个平衡的正常人。 有时候感觉到自己直觉到了很多东西,但它们只能在自由创作时冒出。算了,就这样吧。
  • 每个人都有自己天生倾向于擅长之物,比如理科思维、记忆力、创造力、抗压力、执行力等。那我呢?相较同龄人,我发现自己记忆力不算好,思维也没有那么灵活,创造力也局限于特定领域,但是,我擅长把各种材料组织在“自我”周围,这该如何描述呢?...以后有时间再思索吧
  • 愿我永不沉沦,如愿以偿。
  • deepseek问我理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说,有五六个性格迥异的知己好友,偶尔一起聚会或出游,聊人生,聊兴趣,聊理想。有一个自己的小家,装饰得很温馨,窗外下雪,屋内燃着火炉。家中有一个中世纪风格的书房,收集了各类书籍,平时在书房里做做研究,写写小说。每天来几个访客,我凭自己的技能为他们劳动,赚取生活费......啊,最好再养一只猫。 这就是个人的最完美状态了,当没有其他更重要的信念驱动,这就是我的人生目标~
  • 抽离感是一种保护机制吗?一旦从环境中抽离,那这个环境便无法影响我太多,即使身体依旧存在于那个环境。 当初有某一瞬突然觉得自己变得奇怪,说不上是什么状态,就是感觉大脑出现了一丝变化。我不再是我,像是从当下这个情景中脱离了出去。然后发现这种状态可以在意念控制下一键切换...渐渐越来越熟练。不太敢让自己长时间处于这样的“虚无”中,因为我上网一查,发现这像是人格解体的轻微版本,必须维护一下自己的精神健康。 只是后来几乎是无法控制,我越来越好奇这种状态,尝试去“看清”自己的意识结构,想弄清楚“我”究竟是什么东西。这是比较理性的,感性的就是沉浸在无意识的意象里,最终发现一个不幸的事情:后一种感性状态会影响人脑的逻辑思维。我一般靠后一种去放松自己,然而放松后一段时间内思维速度会明显变慢...真是让人头疼。 请我的infp同学评价我的文字,她说你像是这样(说着站在了椅子上。嗯,可爱),意思是我总是喜欢抽离出去,站在高处俯视。是啊,我讨厌切身参与进我不感兴趣的破事中,无法改变,那就远离。 但结果就是以回避为主体,少了分攻击性,这是我需要改的。遇到攻击直接拿起逻辑的武器就可。
  • 加载中...
基础信息
性别
IP属地: 上海
送达时间: 0小时
最低字数要求: 1字
三观属性: INFP国粹积极进取追寻理想无神论知识
热议话题
    下载嘤鸣手机APP 遇见思想共鸣者